翻開所有的旅遊書籍,大英博物館的介紹幾乎只針對埃及館,
但是吸引我的除了埃及館之外,還有巴比倫文化,
以及大家肯定以為我是為了步步驚心而去的大清文物館。
經過中國館門口時碰巧看到一幅花鳥圖騰的瓷器海報,就是這粉彩花鳥扁壺。
扁壺上的花鳥圖騰栩栩如生又風情萬種,原以為只需兩小時便可以結束大英的行程,
在我們踏進了大清文物館,後來又沉迷在巴比倫文化區後,行程時間大延遲,
這邊如此有趣,真該排個八小時才對啊!
中國館裡的主題是大清文物,現場可看到許多康熙時期的文物,也有雍正,更有一些明朝文物。
這碟子最吸引我的便是那似真的瓜子了。
這是清雍正的粉彩過枝桃大盤。
所謂「過枝」即是盤外的桃枝延伸進入盤面,這是雍正御窯廠粉彩的特色,
它的美真的要現場看,你絕對會睜大眼驚呼。
超喜歡青花瓷器的。
突然覺得我會喜歡Burleigh不是沒有原因的。
明清蝶鳥青花瓷瓶,這個花樣很得我心。
來張特寫吧!
有美吼!
我的時間就是不知不覺地花在這些青花瓷器上面。
雖然我沒看到若曦為康熙跟各位爺們所設計的花杯組,
但是看到這八個杯子還是不免有了一點幻想。
因為這八個杯子上面的花卉圖案讓我想到若曦為良妃所繪製的花卉樣式,
或許是我太會聯想,但是看著康熙年間的文物時,我的確想起了步步驚心還有若曦。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
不用千里迢迢到埃及去就能看到木乃伊,心中當然是相當興奮。
當時動物被製成木乃伊拿來當作拿來祭神的祭品,
這些動物木乃伊除了魚之外,其中最多的便是貓咪了。
後面的X光照片則指出,當初有很多貓咪木乃伊其實是被活生生扭斷脖子
致命後才被製成木乃伊的。啊!好殘忍啊!
美索不達米亞展區的"A Ram In The Bush." (灌木叢中的公羊)
從網路上查來的資料是這樣說明的:
亞伯拉罕相信神的旨意,就在他取出刀子準備獻上他的兒子時。
神阻止了亞伯拉罕,並告訴他將灌木叢裡的公羊當作祭品獻上。
後來這句"A Ram In The Bush."延伸成了代替他人犧牲之意。
伊南娜(Inanna)美索不達米亞神話系統中最初的眾神之神。
其實巴比倫這一區駐足的人潮很少,而且文物不多,
但它也是花我很久時間的一區,因為....
我對這工藝品‧滾輪封印著迷了!
我贊嘆於當時巴比倫人手工之精細。
將滾輪封印上的圖案拓印出來以方便大家觀賞,
但是就連拓印出來的黏土上也可感受到雕工之精細,這樣的光影讓我著迷,
我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拓印出來的圖案,全都拍照記錄了下來。
雖然行程大幅落後,但是午茶時間到了還是不免俗地要來喝杯茶歇一下。
點了一杯伯爵茶,還買了罐水以及一盒開心果,這就是我在大英博物館的另類午茶。
每本旅遊書裡都只說兩小時重點攻略大英博物館,
必看的是埃及館裡的這個跟那個.....
但實際來到大英博物館,你一定會覺得兩小時根本不夠用,
因為你經過這、經過那,眼光一定會被吸引進去啊!
相信我,多預留一點時間給大英博物館,你才不會後悔。